支撐與壓力互換 不嚴謹的傳聞
上世紀80至90年代股民對於股票技術分析的知識取得,僅限於平面媒體和坊間參考書籍,當時能寫出「股價的支撐與壓力」已經是分析師等級的人物了,此後興起的財經電視台在盤中播報股票資訊,請分析師或名人來解盤,至今常聽到口若懸河的說:股價突破了某某壓力價位,依照「支撐與壓力互換」的理論所以該價位轉成了支撐。
且慢!「支撐與壓力互換」的理論是誰發明的?如果說是對也有相當不嚴謹之處。
筆者這十多年來的股學著作就是在匡正這一些想當然耳的市井傳聞,用更科學更符合邏輯的方式來分析股價運作。
支撐與壓力有虛構有實質 |
首先,股市裡談論的支撐與壓力(筆者統稱支撐與壓力為「阻抗」)有虛構有實質,比如電腦裡計算出來的均線就是虛構,而以真實交易之籌碼為基礎的型態,較有可能是發生實質的支撐與壓力,然而所有的支撐與壓力的發生也都僅取決於買賣交易者的意願,其本質都是心理面。
均線的支撐與壓力 信者才有
當股價或指數突破或跌破某天期收盤價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因為K線圖上的暗示,會讓交易者有支撐與壓力互換的感覺。比如原本的支撐線跌破後轉為壓力線,但那僅侷限原本就相信均線有支撐與壓力的那一族群。其實拿掉K線圖上的所有均線你能指出季線也就是60天平均線的位置在什麼地方嗎?
不是對等互換 也隨時間移動
股價趨勢線或是平行軌道線的作用也和均線一樣,所不同的是趨勢線是以股票交易價位為基礎而不若平均線經過加工計算才能後製。股市老手一眼可望出股價運行的趨勢線而不需要經過徒手繪製。
平均線所造成的支撐與壓力互換,當然不是能計算出的對等力道,而其阻抗價位也會隨著時間而移動。
支撐與壓力會反覆轉換嗎? |
以籌碼為基礎的型態壓力和支撐遠比均線來的實際,跌破某盤整型態之價格下限後,該價格以上區域的確會形成壓力,只是您再度突破該價格時,難道該價格又會轉成支撐嗎?(文末會說一個實作的慘痛經驗)
本書雅拍購買網址 https://tw.bid.yahoo.com/item/100828051619 |
公車門是支撐 人擠爆推您下車
當然不會,拙著股票初級的入門書《股票DNA 2.3》中提出一個淺顯易懂的理論——將型態化為一輛公車,而型態中的籌碼就是公車上的乘客:當乘客稀少時,您很容易上得了公車,車門就是支撐;而乘客擁擠時,您上公車後不但挪動不到車子內部 還感覺其他乘客要推擠您向車門外;若是該班公車已經大爆滿就算門開了,您也進不去。感覺一下,這就是型態壓力。
除非您是大金主大主力,大力士般的神力才能穿越整輛公車,說「破底穿頭」那也對了,不過有實力才行啊!
本文後段的盤勢解析中,將以羅昇股價實例來說以上理論。
誤信股票操作大全 瞎操短線
這樣的支撐與壓力淺論是筆者經過數十年的主力操盤經驗才能體會,在之前也曾誤信一些坊間謬論,比如某極度暢銷被奉為天書「股票操作大全」,作者發明的股票短線交易必勝法,以找出該交易的實際平均價,再輔以高低價計算出支撐與壓力關卡價。交易者在此關卡價中低買高賣或放空,關卡價若失守不但停損還反手做。
筆者那時年輕,當真去依照該操作大法認真交易了,幾趟交易下來,不對讀者說贏還是輸了?只能回憶營業員(安和證券潘大哥)盤後問筆者,在解釋後,他回的一句話:「小蔡,你瘋了麼?」
支撐與壓力若以籌碼來解說,就成很耐人深入探討的理論。除了與交易者的心態有關,也和時間有密切關係,若再繼續解釋下去又可以推翻掉很多古典型態學,比如說「對稱理論」,以後本專欄再見好繼續說明。
指數呈狹幅下降軌道 探8月上升趨勢
為讀者避開的500點回檔
上期本專欄提到指數雖然已抵今年7月18日的跳空缺口23450-23650,但是23650以上是高檔籌碼所造成的解套壓力區,有一場硬戰宜避之。上周指數最高只到23678點,隨即無力上攻,緩步向下到23150,為讀者避開的500點的小回檔。
目前指數以幅度不大的下降軌道運行中附圖的30分K可顯而易見,8月以來較大的上升趨勢軌道可以提供下檔的心理支撐。
機器人競爭不過對岸 籌碼壓力大
在個股方面,本專欄幾期來不看好炒作過度的機器人概念股。在上期本欄以師老兵疲來形容。
筆者邀40年老主力楊萬木來對學生線上演講時,本業機電工程師的楊師父直指台灣機器人的競爭力遠落後於對岸。